太原城市的版图不断扩张,
事儿哥迎着太原飞速发展大旗,正式出道!
我们好好聊一聊省府区那些事儿!
事儿哥致力于关注城市发展动向,了解省府区360°资讯,服务广大市民生活,做太原走向世界名城的记录者。
世界杯为这个夏天带来不一样的激情,而太原在城市政策的规划下,南移西进的发展进程中,龙城大街板块、环线板块、晋阳湖板块、汾东小店板块……争相崛起,也堪比一场城市发展的“世界杯”大战。
随着省政府的南迁,省府新区作为一颗新兴崛起的闪耀明星,以无可比拟的综合升值潜力,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城市升级,以及地产开发商的争夺大战。为了让大家详尽地了解省府区,事儿哥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太原省府区!
伴随着地铁、城改建设城市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从府东政务一条街到长风商圈,从龙城板块到太原南站,风起云涌下谁拿下了这座大力神杯呢?
府东街101号,对大多数山西人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所在。自1949年9月1日山西省政府在此设立行政办公中心以来,68年以来这里始终是唯一的“山西中心”。自2017年9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机关摘牌迁址,正式南迁至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西街。
省政府搬迁耿市长一行合影
新的“山西政治中心“登上历史舞台,将在南城形成一个新的行政办公区,拉动经济增长,地价上涨,房地产升温,商业活动频繁,市场繁荣……进而形成一个三晋唯一的新省府板块。省府南迁前后,包括教育、医疗、金融类的南迁单位达20余家,省府区汇聚天美新天地、北美N1、万科广场等多种商业业态,是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一个属于省府区的伟大时代即将恢弘开篇。
省政府规划及配套版图
政策先行,省政府指点整个三晋,它在的地方肯定能享受更多的利好!省府区聚集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太原海关等国家政务机关,在各方面享受着体制内的价值利好,在管理、推动经济建设方面,具有绝对的力量。
省府区必然是交通,政务、商务、商业、会议多元化成熟的都会中枢,大南城,大省府,大南站也必然地关联在一起,“十年前看陆家嘴,十年后看大虹桥”,“大虹桥”已成为上海第三个经济增长极,城市级交通枢纽的拉动和城市经济发展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回看太原,太原南站规划建筑面积与北京鸟巢体育场相当,年发送旅客量达4000万人次以上,相当于太原常住人口中每人每年南站出行至少9次,日最高发送旅客量达61958人,2018年1月,太原南站迎来了首趟“复兴号”列车,进一步拓展了快速客运网覆盖面,形成了山西通往全国各地的快速客运网。
华北第二大交通枢纽——太原南站
在太原人大第十四届三次会议上,耿市长指出:2018年要完成高铁南站、太原站东广场建设,东南客运站开工建设。随着太原南站规划的日渐成熟,南站片区俨然成为对标上海虹桥的黄金区域,成为太原乃至山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高地。
综观省府区发展,不管是在政策上还是实际功用上,都毫无意外的扮演着太原城市发展的前锋位置,带动城市快速进阶发挥至关作用。
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中西部最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创建于1991年7月的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地处于如今的省府区。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辐射研究院等高精尖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规模建成。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荣登2015中国产业园区影响力百强榜单。”这是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首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上发布的。
2018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太原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资源转型、科技先行,在城市更新的推动下,区域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教育资源的聚集对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形象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承载起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地处省府区的坞城学府大道,云集了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司法学校、山大附中、九一小学等各级各类名校,文化气息浓厚。学府蕴藏的高雅氛围,成为省府区当之无愧的后卫。
城市板块世界杯,献给450万太原人的大力神杯!一座省府,传承城市千载记忆;省府新区,决策都会繁华图景。吃喝玩乐,生活百态,资讯百科,事儿哥带你玩转省府区!
今天事儿哥就和大家谈到这里,也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内容,多多互动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