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处置“僵尸企业”,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并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按照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刚刚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该区将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从八大方面切入,旨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各项政策的基础上,综改区将从八大方面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加快处置闲置土地、烂尾厂房(楼宇)、闲置厂房(楼宇)问题。建设管理部会同规划、土地、各园区等部门尽快制定闲置土地、闲置厂房(楼宇)、烂尾厂房(楼宇)的处置办法,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分类指导并积极帮助因市场原因停产的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对因市场波动造成流动资金不足出现运营困难的企业,尽快通过担保贷款、投融资平台搭桥和减免相关费用等措施,解决运营中的流动性问题。对市场开拓不足的,管委会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利用多种媒介,帮助企业做好宣传。
加快处置“僵尸企业”退出问题。对项目落后、市场萎缩、自身转型无望的“僵尸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处置。一是企业有意转型的,可引入新合作方通过并购、入股、租赁等方式实施项目转型。二是企业有意退出的,对闲置厂房等重资产,以评估收回等方式予以处置。收回综改区平台公司后,招商部门及时引进新项目,通过改造重新启用。
此外,该区还将帮助企业有效化解法律纠纷,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秩序不受干扰。同时,设立担保及过渡资金,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对园区内企业存在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按照省、市相关政策措施对各类遗留问题分类施策,依法依规予以解决,使企业“无价资产”变“优质资产”,助推企业融资发展。与此同时,综改区将建立并完善企业服务体系,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促进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建立并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升级,加快高端研发机构、开放式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库、知识产权库、科技需求库、企业信息库的功能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