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
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但我坚持要把它记下来——为的是让这些无名烈士的鲜血不要白流,为的是让我们的后人不要忘记烈士,不要忘记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悲壮的故事,是在2010年全国革命遗址普查中,娄烦县米峪镇乡多位当时已年逾八旬的老人们给我们讲述的。
事情具体发生在哪一年,老人们记不太清了,但刘叫华老人记得很清楚的一点是:他出生在1932年,事情就发生在他过虚岁12岁生日的那年,应该就是1943年。具体是哪月也很模糊了,反正是正在收割庄稼的秋天。当时晋东南的太行军区开来一支八路军部队,从交城县岔口镇的关头村翻越白刁岭山而来。战士穿的军装与当地八路军120师358旅的不一样,358旅穿的是灰军装,他们穿的是黄军装,但左臂上的“八路”臂章是一致的。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比当地八路军的好,当地八路军的子弹袋是帆布的,他们的子弹袋全是皮制的,并配有卡宾枪等。后来不少人回忆说他们是八路军129师三支队,执行一项护送任务路经这里。当时整个支队驻扎在米峪镇附近的白刁岭、窑沟、地柿沟、官塔一带,当地驻军358旅已分批转战去陕甘宁根据地,三支队远道而来,对这里的地形与敌情不很熟悉。
盘踞在岚县的日军由于汉奸告密得知三支队在米峪镇附近的情报后,由村川正一带领,2000多名日伪军突击奔袭而来。先头敌军已到康家沟,后续敌军还在柴厂村,绵延在大道上的队伍足有5公里长。驻官塔村的三支队某连率先发现敌情后,立即抢占了官塔村的黑杨柳树峁和山不理洼(郭家村对面黑堡子沟顶上)高地,用机枪、步枪等武器向从大路上进攻而来的日伪军射击,以掩护支队主力完成护送任务。日军受到阻击后,兵分三路顺着山沟隐蔽地包围了该连:从康家沟对面的庙儿梁进去一股步兵,从郭家庄对面的苏家峁进去一股带迫击炮的炮兵,从圪徐沟的张家梁进去一股步兵。该连腹背受敌,指战员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军,在阵地上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然后突围。在战斗和突围过程中,全连大部分指战员牺牲,有28人被俘。
日军将这28名八路军战俘在郭家庄村日军“红部”关押了一夜,并对他们严刑拷打,逼问部队的行动任务。28名指战员坚贞不屈,面对敌人施加的各种酷刑,毫不动摇。生死关头,没有一个人暴露八路军任何机密。敌人面对这些钢铁战士无计可施,恼羞成怒,第二天在郭家庄名为沟子的山坡上,对这28名八路军战俘进行了残暴的斩首屠杀。后来,郭家庄村的乡亲们含着热泪将这些烈士的遗体掩埋于村外的油坊沟。
2010年,当地的老人们讲述八路军战士被日军残酷杀害的场面时,讲者与听者都热泪纵横,怒火在胸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