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消费者谨防“二手房”中介这些圈套

黄河新闻网  2018/10/12

近年来,“二手房”市场生意火爆。一些不法中介机构便设置圈套,坑害消费者,消费者对此的投诉也明显增多。山西省工商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谨防“二手房”中介机构设置的圈套。

圈套一:中介商不让购房者与房主见面赚取差价

按照有关规定,中介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只能收取服务费,不能从事经销活动赚取差价。但有的中介商在担当中介过程中编造房主出差、没时间等谎言,不让买卖双方见面,待买卖双方事后碰巧见面时,才发现中介商从中赚取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差价。

圈套二:中介商有意隐瞒房屋质量问题

中介商不让购房者到欲购房屋内观察,有意隐瞒房屋质量问题。购置商品要按质论价,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可有的中介商在担当中介过程中,借口房主不让看、房主不在、质量绝对有保证等种种理由,不让购房者到实地观察。待办理交接手续时,才发现房屋的质量有明显问题。

圈套三:中介商不向购房者如实介绍房屋地段规划情况

中介商不向购房者如实介绍出售房屋所处地段的规划情况。有消费者反映,他们的原有住房因要拆迁,所以急于购置"二手房",当到中介机构办妥购置手续后,才发现所购"二手房"也面临拆迁。如要反悔,又需付违约金。

圈套四:中介商不如实介绍商品房面积

中介商没有如实介绍商品房面积的含义。目前表示商品房建筑面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带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另一种是不带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而在中介过程中,中介商只笼统介绍建筑面积,消费者误认为不带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实际上是带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事后因此发生纠纷。

圈套五:玩弄文字游戏 签订不公平合同

中介商在担当中介过程中,对自身有利的条款写得比较明确,对自身不利的条款写得比较含糊,而购房者因缺乏经验和文化程度低等原因轻易签约,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有苦难言。

扫描上面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西房地产门户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加入城市买房砍价群,实时讨论购房热点话题

关注公众号
获取楼盘信息
添加给利姐
进群聊房

加入买房砍价群

  • 讨论购房话题
  • 你问我答
  • 专业讲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热点要闻

热门楼盘

更多特色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