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药局公布182批次抽检结果:4批次食品不合格

黄河新闻网  2018/09/20

近日,山西省食药监局公布了182批次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涉及粮食加工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方便食品、罐头、肉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糖果制品、水产制品、食糖、饼干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1大类。其中不合格样品4批次,合格样品178批次。

不合格样品4批次

饮料1批次。太原王府井百货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标称为帕米尔天泉有限公司生产的帕米尔冰川矿泉水中锂低于标签明示值。

水果制品1批次。陵川县华丽港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为天津市浩辰食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摘杏中菌落总数超标。

糕点1批次。太原王府井百货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标称为东莞冠煌食品有限公司(E)生产的壹格牌柠檬味葡萄干沙琪玛(萨其马)中大肠菌群超标。

炒货及坚果制品1批次。为山西省太原唐久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为山东金晔农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花生五香烤果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

备注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可能由于原料、包材或生产加工过程受微生物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中工艺把关不严,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产品杀菌不彻底或在储运过程中未能持续保持储运条件等原因造成。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或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者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等原因导致。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残留量过多,不仅能破坏维生素,还能使钙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造成产品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企业原料把关不严带入,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

界限指标-锶

国家标准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mg/L):锂、锌、锶、碘化物均≥0.2,硒≥0.01,溴化物≥1.0,偏硅酸≥25,游离二氧化碳≥250和溶解性总固体≥1000。低于标签明示值原因可能是企业水源的品质下降达不到要求,也可能是生产工艺把关不严导致。

扫描上面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山西房地产门户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加入城市买房砍价群,实时讨论购房热点话题

关注公众号
获取楼盘信息
添加给利姐
进群聊房

加入买房砍价群

  • 讨论购房话题
  • 你问我答
  • 专业讲解
  • 全面分析

热门楼盘

更多特色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