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开年,1W以内的房价已经屈指可数,加上太榆同城化的大势所趋,好多人转战榆次买房。大学城无疑是不错的选择。近日,榆次大学城周边规划曝光:
5所中学、4所小学、3处医院!
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
为促进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周边区域的合理开发和建设,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现代生活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北起太旧高速公路,南至文华街,西靠石太铁路,东接环城东路。规划面积27.48平方公里。规划本片区人口规模为19万人。
规划定位
1、发展定位
以理工医科院校和综合性科研院校为主,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为目标,以教育和服务功能为核心,以有机联系网络为基础,通过高校新校区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意迸发,形成新的科技创新中心。
2、地区定位
高校新校区是太原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功能组成,是太榆同城化的重要抓手,是太原都市区产业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智库、创意基地。
3、形象定位
高校新校区位于太原都市区的中心位置,代表了都市圈未来的文化、生态、科技发展方向,规划从形象上就树立了其“文化之心、绿色之心、
功能结构为:“一核带八片,四廊皆通绿”。
“一核”:是指规划区域内的主要发展核心,即高校新校区。
“八片”:是指围绕高校新校区形成的一片高校配套服务片区;结合城中村提质改造、搬迁安置形成的三片生活功能组团;高校新校区西侧的湿地公园组团以及两个外围功能组团。
“四廊”:是指依托现状沟壑、水渠及其绿化打造的四条贯穿全区的生态廊道。
5所中学、4所小学、3处医院!
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
为促进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周边区域的合理开发和建设,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现代生活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定位
1、发展定位
以理工医科院校和综合性科研院校为主,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为目标,以教育和服务功能为核心,以有机联系网络为基础,通过高校新校区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意迸发,形成新的科技创新中心。
2、地区定位
高校新校区是太原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功能组成,是太榆同城化的重要抓手,是太原都市区产业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智库、创意基地。
3、形象定位
高校新校区位于太原都市区的中心位置,代表了都市圈未来的文化、生态、科技发展方向,规划从形象上就树立了其“文化之心、绿色之心、
未来之心”三结合的形象定位。

“一核”:是指规划区域内的主要发展核心,即高校新校区。
“八片”:是指围绕高校新校区形成的一片高校配套服务片区;结合城中村提质改造、搬迁安置形成的三片生活功能组团;高校新校区西侧的湿地公园组团以及两个外围功能组团。
“四廊”:是指依托现状沟壑、水渠及其绿化打造的四条贯穿全区的生态廊道。
行政办公及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行政办公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规划主要布置于魏榆路、定阳路、中都北路、环城北路等主干道两侧。
片区内以中小型的行政办公和商业金融建筑为主,建筑现代大气,以文化或博学等为主题,强化氛围,提高品质。同时片区内另外安排了超市及市场用地,建议重点配建部分开敞性活动空间。
道路网系统规划
规划在充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将本片区内路网分为四个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快速路包括:环城北路、环城东路、汇通路,红线宽度为52—68米。同时,规划形成“三横五纵一外环”的主干框架。
主干道包括:文津街、大学街、文华街、魏榆路、新建路、中都路、锦纶路等,红线宽度为42--52米;
次干路包括:定阳路、玉湖北路等,红线宽度30--42米。
支路布局是以补充完善干路系统为原则,主要功能是联系区域内部地块,也用于局部地块的交通出入,红线宽度一般为8-30米。
广场规划
本规划共布置有2处广场,其中一处位于文津街以北,魏榆路以西;另一处位于环城北路以南,定阳路以西。
燃气工程
用气量:总用气量671550GJ/a,即2058.08m?/a。
气源:以天然气(煤层气)为主,焦炉煤气、液化气为辅,实现多气源供气。
天然气气源来自陕京二线的大盂—平遥省天然气管线,煤层气气源来自长治—太原煤层气管线和寿阳—太原煤层气管线。本规划燃气气源由杨盘分输站接引,在北外环次高压燃气管网设置次高压/中压调压站3座。
输配系统:天然气输配系统由天然气门站、次高压管网、中压管网、调压设施、低压管网和庭院户内管组成。
本规划采用中压一级供气系统,采用柜式调压方式。即:天然气自中压管网至调压柜,调压后送至用户。中压管网供气压力为0.4Mpa。
行政办公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规划主要布置于魏榆路、定阳路、中都北路、环城北路等主干道两侧。
片区内以中小型的行政办公和商业金融建筑为主,建筑现代大气,以文化或博学等为主题,强化氛围,提高品质。同时片区内另外安排了超市及市场用地,建议重点配建部分开敞性活动空间。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
(一)高等教育
本片区高等教育用地主要是高校新校区。由于片区内大学园区的建设,使得大多高校入驻本区域,成为本区域的主要发展极核。
(二)中学
本片区共规划中学四所:
1.保留现状一所,位于环城北路以北、王杜路以西,占地 面积为3.88平米。
2.规划乌金山中学,位于环城北路以北、新建路以西,规划面积为8.90公顷。
3. 规划私营中学,位于文津街以北、中都路以西,与私营小学合营,总规划面积为15.46公顷。
4. 位于文津街以南、中都北路以东,与小学合营,总规划面积为8.82公顷。
(三)小学
本片区共规划小学五所:
1. 位于环城北路以南、魏榆路以东,面积为2.12公顷。
2. 位于环城北路以南、新建路以西,面积为2.78公顷。
3. 位于文津街以北、中都路以西,与私营中学合营,总规划面积为15.46公顷。
4. 位于文津街以南、中都北路以东,与小学合营,总规划面积为8.82公顷。
5. 位于大学街以南、中都北路以东,面积为1.61公顷。
(四)幼儿园
幼儿园结合地块的开发改造,按照300米的服务半径配置到居住区内,要求每所幼儿园面积不应小于2000㎡。
(一)高等教育
本片区高等教育用地主要是高校新校区。由于片区内大学园区的建设,使得大多高校入驻本区域,成为本区域的主要发展极核。
(二)中学
本片区共规划中学四所:
1.保留现状一所,位于环城北路以北、王杜路以西,占地 面积为3.88平米。
2.规划乌金山中学,位于环城北路以北、新建路以西,规划面积为8.90公顷。
3. 规划私营中学,位于文津街以北、中都路以西,与私营小学合营,总规划面积为15.46公顷。
4. 位于文津街以南、中都北路以东,与小学合营,总规划面积为8.82公顷。
(三)小学
本片区共规划小学五所:
1. 位于环城北路以南、魏榆路以东,面积为2.12公顷。
2. 位于环城北路以南、新建路以西,面积为2.78公顷。
3. 位于文津街以北、中都路以西,与私营中学合营,总规划面积为15.46公顷。
4. 位于文津街以南、中都北路以东,与小学合营,总规划面积为8.82公顷。
5. 位于大学街以南、中都北路以东,面积为1.61公顷。
(四)幼儿园
幼儿园结合地块的开发改造,按照300米的服务半径配置到居住区内,要求每所幼儿园面积不应小于2000㎡。
医疗设施用地规划
本片区规划三处医院。
山大二院位于文华街以北,中都路以东,规划占地面积约11.2公顷;另一处位于环城北路以北,新建路以东,规划占地面积约为2.5公顷;最后一处位于文津街以北,魏榆路以西,规划占地面积约为4.1公顷。
社会福利用地
本片区规划一处社会福利用地,作为片区级社会养老设施,位于纬七街以北、魏榆路以西,规划面积为2.95公顷。
本片区规划三处医院。
山大二院位于文华街以北,中都路以东,规划占地面积约11.2公顷;另一处位于环城北路以北,新建路以东,规划占地面积约为2.5公顷;最后一处位于文津街以北,魏榆路以西,规划占地面积约为4.1公顷。
社会福利用地
本片区规划一处社会福利用地,作为片区级社会养老设施,位于纬七街以北、魏榆路以西,规划面积为2.95公顷。
规划在充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将本片区内路网分为四个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快速路包括:环城北路、环城东路、汇通路,红线宽度为52—68米。同时,规划形成“三横五纵一外环”的主干框架。
主干道包括:文津街、大学街、文华街、魏榆路、新建路、中都路、锦纶路等,红线宽度为42--52米;
次干路包括:定阳路、玉湖北路等,红线宽度30--42米。
支路布局是以补充完善干路系统为原则,主要功能是联系区域内部地块,也用于局部地块的交通出入,红线宽度一般为8-30米。

本规划共布置有2处广场,其中一处位于文津街以北,魏榆路以西;另一处位于环城北路以南,定阳路以西。
燃气工程
用气量:总用气量671550GJ/a,即2058.08m?/a。
气源:以天然气(煤层气)为主,焦炉煤气、液化气为辅,实现多气源供气。
天然气气源来自陕京二线的大盂—平遥省天然气管线,煤层气气源来自长治—太原煤层气管线和寿阳—太原煤层气管线。本规划燃气气源由杨盘分输站接引,在北外环次高压燃气管网设置次高压/中压调压站3座。
输配系统:天然气输配系统由天然气门站、次高压管网、中压管网、调压设施、低压管网和庭院户内管组成。
本规划采用中压一级供气系统,采用柜式调压方式。即:天然气自中压管网至调压柜,调压后送至用户。中压管网供气压力为0.4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