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所高校开放60个科普场馆 滋养青少年科学梦想
太原新闻网 2025/11/17
在中北大学兵器陈列馆里,万柏林区第十中学校七、八年级的学生围在展品前,听讲解员讲述榴弹炮等装备背后的历史故事,原本沉默的兵器,使学生们上了一堂“科学+思政”课。像中北大学兵器陈列馆这样的“高校星火馆”在我省越来越多。
作为中国科协支持的科普品牌示范项目,“高校星火馆”如点点星火,汇聚成炬,在离青少年最近的地方,照亮科普最本真的样子。山西省作为首批试点地区,目前已推动15所高校向社会开放60个科普场馆,让这些原本深藏于高校校园的学术空间,成为区域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双线并行的方式,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天生具有科普基础资源优势。一所高校就是一座博物馆,对学生们而言,每一次高校之旅都像是一场探险。
在山西药科职业学院的标本馆和中药调剂技艺传承基地,迎泽区双塔西街小学的学生们对着展柜中的黄芪、党参、当归等中药材发出阵阵惊叹:“原来这些药材长这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药香,讲解员介绍着药材的辨识与炮制工艺,孩子们则小心翼翼地调配药末、混合香料,课堂瞬间变成了香气盈盈的实验现场。
在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太原市第三十八中学校的学生们记录着一个个陌生的器械名称:微流控系统、冷冻干燥装置、旋转蒸发仪……一名学生被邀请上前操作涡旋振荡器,伴随“嗡嗡”的震动声,他惊呼:“手震得好麻!”近距离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速度。
而这场探险的余韵,回到校园后仍在延续。万柏林区第十中学校的禹继革校长说:“孩子们从高校回来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我们趁热打铁,在校内每个班级都设置了‘科技展示角’,最近科技小作品明显增多了。”当高校把真实的科研世界向青少年们敞开时,他们也第一次感受到科学的星火。科学,不再只是课本上的名词。
在太原理工大学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门前,迎泽街小学学生们齐声向任志明教授致谢,稚气而真诚的“谢谢任老师”在校园回荡,任志明教授笑着挥手。对科研者而言,这是一种来自社会的“精神回流”。科研者在孩子们的目光里再次看见科学的纯粹、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志愿者在一次次讲解中学会了如何把复杂的知识讲得清楚明白,而高校本身也回答了一个更长远的问题,即未来的科学力量,会在这一代青少年中蓬勃生长。
未来,“高校星火馆”还将继续凝聚更多高校力量,拓展校馆联动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让高校成为滋养青少年科学梦想的“源头活水”,让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社会力量持续汇聚成燎原之火。
扫描上面二维码
手机看资讯
加入城市买房砍价群,实时讨论购房热点话题

获取楼盘信息

进群聊房
- 相关阅读

加入买房砍价群
- 讨论购房话题
- 你问我答
- 专业讲解
- 全面分析



今日热点要闻